为助力少年儿童筑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度培育生态文明理念融亿操盘,7月25日下午两点,由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主办,贵阳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贵阳生态科普馆承办的“绿色未来声 少年讲解行”——阳光少年志愿讲解员专题培训活力开启。活动现场,100余名儿童少年和家长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知识探索之旅。
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近二十年的环境科普专家郑红艺老师以锦屏文书为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当地人通过签订文书,定期售卖农作物与木材,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收获经济回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她还提及贵州本土品牌以助农产品“刺梨”为原料推出特色饮品,既巧妙宣传品牌,又大力输出特色农作物,有效促进农民种植以护土。这一系列实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生态与经济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也真切感受到家乡贵州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生态科普在培养环保意识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间,郑老师邀请贵阳市第十八中学的武明睿同学翻译“丛林茂密,古木阴稠,虎豹据为巢,日月穿不透”。借古代贵州森林的繁茂景象,郑老师语重心长地呼吁大家守护祖先留下的生态“遗产”,让生态保护的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
展开剩余55%讲座结束后,少年讲解员们迅速投入到统一培训参观环节。他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日后传播生态知识积蓄力量。每一个孩子都眼神专注、步伐坚定,展现出对生态科普事业的浓厚兴趣和强烈责任感。
活动结束后,郑老师表示,一个馆建立起来如果没有观者来互动,这个馆就是失败的。让孩子们走进生态科普馆来当讲解员,是让孩子们了解脚下的土地,爱自己家乡的好平台和渠道,此次活动非常成功。
刚中考完的王译曼同学兴奋地分享道:“郑老师的讲堂特别生动,内容也十分丰富。比如她说到一些少数民族喝水之后,在草绳上打结以此来谢山神的行为,告诉我们对自然要有感恩的心。她让我理解了人与自然共生,自然给予人馈赠这句话的道理,让我对生态科普讲解更加感兴趣。我觉得我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这些内容是学校里学不到的,我想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本次2025年“阳光少年志愿讲解员”活动由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阳晚报小记者团、贵阳生态科普馆共同举办。旨在让少年儿童通过学习讲解技巧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讲解词激发学习欲望,将生态知识记在心中,成为生态小监察员,影响家庭形成环保观念,以此共同守护生态环境,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相信在孩子们的努力下,生态科普的“接力赛”必将越跑越精彩,生态文明的种子也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文丨陈彧涵
供稿丨贵阳生态科普馆融亿操盘
发布于:贵州省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